(资料图片)
武则天最重视的是人才,然而在其执政的时候,她最看重的三个人,娄师德、魏无忠和狄仁杰却都是唐高宗李治提拔出来的,为何李治要提拔这三个人呢?这件事很巧合,三人被提拔,与李治重视军队建设有关。
因为李治登基的时候,国内的形势并不乐观,边疆不够太平,李世民在世的时候,因为畏惧,边境势力稍微收敛一些,到了李治上台,这些人又蠢蠢欲动,东、西突厥想乘机密谋复国,多次发动叛乱,致使安西四镇几经易手,幸得裴行俭等人治军有方,尚能维持局面。最让人不安的还是吐蕃,当时朝廷派去抵御吐蕃是李敬玄,李敬玄本是文官,生性懦弱无能,在青海一战中大败于吐蕃战神论钦陵,幸好手下勇猛战将黑齿常之率敢死队深夜偷袭吐蕃军营,迫使对方慌乱退去,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。
面对吐蕃的猖狂和边疆不稳的局面,唐高宗心想当下之急是要储备军事人才,因此,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举荐军事人才,征召不拘一格,百姓官吏均可应征,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唐高宗首开大唐武举制度的先河。
面对这个机会,当时本是文官司的娄师德脱颖而出。他当年已经49岁,“以红抹额”而应诏,就是系了块红布在额头上,揭下榜文去从军,这形象估计比较刺激,影响很大,以至于很多年后的杜牧还引之以为文人从军的榜样。李敬玄青海之败,娄师德当即收集残兵再战吐蕃,军威复振,吐蕃隐遁,数年不敢犯边。娄师德和黑齿常之在战斗中不断积累经验,逐渐成为抵御吐蕃的著名将领。
娄师德不仅勇敢,具有军事才能,此人还心胸开阔,识人才,武则天执政的时候,他就屡次举谏狄仁杰,即使后来狄仁杰经常针对他,打击他,他依然不介意。这个人的心胸开阔到什么程度呢?有一个典故很能说明问题,有一次,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
魏元忠初为太学生,地位并不高,但是此人兼具政治和军事才能,后来帮助武则天平叛了徐敬业的
这三人之中狄仁杰名气最大,然而他去出道最晚,最主要的是他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国家推举了很多人才。他在任相期间,先后举荐荆州长史张柬之、夏官侍郎
娄师德、魏元忠、狄仁杰这三人后来都入阁拜相,名动一时,成为武则天执政时期的重要官员,为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影响。然而这三人却又都是李治在世的时候提拔出来的,正所谓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