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思想者”的思想
题记:我国近三亿师生,研究和编辑千余字的外国著名教育家思想精粹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!——陶华坤
1.苏格拉底。从对方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始,通过提问,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,如此层层推进,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。创立的“产婆术”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匠心独具,开启“启发式谈话法”先河。
【资料图】
2.亚里士多德。代表作《形而上学》。提出5岁前儿童主要活动是游戏和听故事,是将来应从事工作的模仿。5-7岁旁观人们从事的工作。17岁前,儿童的体育规程只能是轻便体操。
3.昆体良。教师以父母般的态度对待儿童,了解儿童能力的差异倾向;惩罚、嘲讽,只能使幼小心灵受创伤;鼓励和榜样是学生成功学习的有效方法。
4.夸美纽斯。代表作《大教学论》。论述人的价值、教育目的作用、旧教育弊病、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、学制、教学法、体育、德育、宗教教育、学校管理等。
5.洛克。著作《教育漫话》《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》等。体育是教育的基础,德育是第一位的;智育是重要组成部分。
6.亚当·斯密。代表作《国富论》。指出学习一种才能,须受教育,须进学校,须做学徒。这些才能,对于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,对于所属的社会,也是财产的一部分。
7.卢梭。在《爱弥儿》书中指出旧教育的失败,提出建设新教育的系统方案。教育中应该把儿童看做儿童,不能看做成人。
8.爱尔维修。代表作《论精神》。人的天赋智慧平等,人的理性和知识来自后天的教育,天才是教育的创造物,人人都应该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。人受什么样的教育,就变成什么样的人。
9.赫尔巴特。代表作《普通教育学》。阐明教育的目的,研究和阐述教学过程及规律,阐述教育过程和对儿童管理等系列问题。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。
10.欧文。必须拟定方法,使贫民子女受到最有用的教育。培养德智体行方面的品质,成全面发展的人。重视劳动教育,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。
11.第斯多惠。代表作《德国教师培养指南》。提出全人教育理想。论述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的关系问题。
12.纽曼。代表作《大学的理想》。大学中教学与科研是相互冲突的,大学的职能是教学。不能开展狭隘的专业训练,培养学生的德行和理性。
13.萨德勒。研究者应该着重研究外国经验的原因,而不是经验自身的结果。比较研究的真正价值,不在于发现那些能从一国照搬到另一国的机制,而在于证明某种外国制度之所以崇高和伟大的精神实质,以便找到某些手段,在自己的国土上移植这种精神。
14.列宁。把综合技术教育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,因此,把它多次列入党的纲领中,如1919年俄共(布)八大党纲中说:对17岁以下的全体男女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;对17岁以上的人广泛开展跟普通综合技术知识相联系的职业教育。
15.蒙台梭利。著作《蒙台梭利方法》。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力量,为儿童提供适当环境,让儿童自由活动。
16.雅斯贝尔斯。代表作《存在哲学》。在《大学的理想》书中,要求对大学教学人员进行彻底的非纳粹化。
17.罗素。著《布尔什维主义的实践和理论》。主张自由教育和爱的教育。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品格发展,而活力、勇气、敏感和智慧是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。
18.科南特。著《今日美国中学》《贫民区和市郊:评大都市的学校》等。主张所有学生必修公共核心课程,包括数学、自然科学、英语、社会研究、美国历史;受苏联卫星上天的冲击,尤其强调把数学、科学、外语三学科置于突出地位,以便培养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;强调天才教育。
19.霍姆斯。著《教育问题:一种比较的方法》等,论述了问题研究法。比较教育研究遵循四步骤和方法:选择与分析问题;寻求解决办法;验证有关因素;预测。
20.皮亚杰。儿童思维发展分四年龄阶段:感知运动阶段,0-2岁;前运演阶段,2-7岁;具体运演阶段,7-12岁;形式运演阶段12-15岁。
21.乔姆斯基。代表作《句法结构》。人的语言机能在5岁时完成,到了青春期便处于稳定状态,不再发展了。这是生物学、遗传学原因所决定的。
22.布鲁纳。代表作《教育过程》等。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,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,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,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;提出开发智力的发现法。
23.加德纳。多元智力:言语-语言智力;音乐-节奏智力;逻辑-数理智力;视觉-空间智力;身体-动觉智力;自知-自省智力;交往-交流智力。
24.杜威。代表作《民主主义与教育》。提出教育即生活、生长和经验改造。主张做中学。
25.凯洛夫。代表作《凯洛夫教育学》。提出教学五环节:组织教学、复习旧课、讲授新课、巩固新课、布置作业。教学六原则:自觉性和积极性、直观性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、系统性和连贯性、巩固性、可接受性原则。